新闻资讯 News

教育录播系统发展需从粗放走向精细

日期: 2016-04-20
浏览次数: 238

 

富泰尔教育录播系统,被称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模式。按照教育部规划,截止到2017年前,我国要认定1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然而到目前为止,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的教育部官方教育录播系统总共才200多门。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缺乏激励机制,老师们对这项工作并不积极。

 

从2011年开始,这场“新型教育模式风暴”已经刮了5年,但它并未能如人们想象般带来颠覆性改变。事实上,即使在欧美国家,教育录播系统的发展也并不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慕课本身有问题,而是大多数教育录播系统课程还停留在“粗放经营”阶段,远不够精细,自然也就难以尽如人意。

 

“粗放”首先体现在激励机制的欠缺。教育录播系统的根本属性是开放与公益,所以对老师而言,教育录播系统基本上是无偿付出,靠的是情怀。情怀这东西几乎人人有,付之行动者不多,能坚持下来的更少。与“时薪万元”的高中网络教学比,高校老师明显缺乏动力,“没兴趣、不积极”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教育录播系统与最早流行的“公开课”不同,课程录制制作只是开始,之后的在线交流、答疑、作业批改等“服务”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国内教育录播系统对前者的重视已经足够,对后者的认识却远远不足。北京师范大学不久前发布的白皮书显示,在其统计的1000多门教育录播系统课程中,约20%的课程占到了师生网上交流互动数量的90%。也就是说,另外80%的课程基本不存在师生互动。这样的话,教育录播系统与单向的视频“公开课”又有何区别?

 

教育录播系统的最大意义,就是提供了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体现出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当中的成本显然不能由老师买单,而是得靠制度解决。为了保证教育录播系统的公益性与课程质量,高校必须提供完善的技术保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让老师既尝到甜头,也无后顾之忧,同时还不能敷衍了事。更进一步说,高校还可将教育录播系统课程纳入教师原本的考评体系中,打破教育录播系统与正常教学壁垒分明的局面。

 

当然,教育录播系统的公益性并不妨碍其演化出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在线教育模式。例如,国外的一些教育录播系统课程已经开始尝试收费服务,并出现了一种名为spoc(私播课)的新模式,即收费小规模在线课程。国内的教育录播系统领域也出现了几起巨额融资案例,向市场化和商业化进军。2016年,教育部出台意见,将国内教育录播系统发展路线定义为“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因此,高校在保证公益性教育录播系统的基础上,也要打破思维和体制的限制,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如精品化的收费课程、颁发付费的认证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以及寻求资本的帮助等等。

 

高校汇集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必须有惠及大众的理念与担当。从市场、老师、学生等多个角度审视问题,从“粗放经营”走向精细化管理,慕课才能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满足社会需求。

————————

富泰尔提供为教育行业提供实时课堂记录及网络直播全自动高清录播解决方案,助力教育信息化改革,构建未来教育新模式。

 

 

规划馆 • 主题馆 • 企业展厅 • 互动展厅 • 大型展览
电话:13837150866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华荣路昱南通智慧创新园2栋5楼
Copyright ©2005 - 2013 深圳泰尔智能视控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5

服务电话

  • 联系我们 13837150866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6

二维码管理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