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光控制 对于廉政展厅设计空间而言,自然光有一个很明显的不足,那就是自然光的不稳定性。要求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展出环境,以保证展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上去都是一样的。在展馆设计中,为了减少自然光的不稳定性,使自然光在室内分布均匀,通常采取顶采光和高侧窗采光的方式。从左至右分别是相同面积的侧窗、高侧窗、顶窗采光的室内照度分布,由建筑顶部照射进来的自然光在室内的分布最为均匀。 二、光效控制 人工光影不仅容易控制,能够提供稳定的环境亮度,保证展品呈现始终如一的面貌,而且光的表现力强。通过精心控制光影的颜色、光源的亮度、照射的角度等因素,可以将展品更好的呈现出来,获得更为理想的视觉效果。但从另一方面看,充分运用自然观照明可以节省大量能源。从视觉的角度看,自然光是一种让人感觉非常舒适的光源。比如人们看待色彩总是不自觉地以自然光下的效果为准。现代展厅建筑照明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以自然光为基本照明光源和完全不使用自然光照明的两种。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展示照明的质量和稳定性。控制照明效果,保护展品,博物馆的照明不使用自然采光或有条件地使用自然采光;大型展厅从节能的角度出发,有不少使用自然采光的。 三、光影组织 在采光与照明两个环节中,人们所想到的往往是光照的问题,而很少考虑光影的效果,而在实际的空间中光影所起的作用也很大。阳光透过窗户经过窗框的遮挡会在空间产生与之相对的影子,通过窗框的分...
发布时间:
2018
-
09
-
04
浏览次数:3548
博物馆展示设计规则是什么?实物是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基础,实物博采,方能全其貌:实物真迹,方称稀贵。下面泰尔视控给大家介绍一下博物馆展示设计规则。 一、美感设计的独特性。自然博物陈列的自然美,科技博物陈列的科技美,历史博物陈列的传统美和残缺美,都显示出风格各异的审美设计定势特征。罗马、雅典的遗迹,北京圆明园的遗址,使人透过那斑驳锈迹、残壁断柱感受到历史的风尘轨迹,人类早期的智慧之光,实为得力于残缺的美感与朦胧的意境。 二、科学规律性。物序、时序经络分明,继而使人们从中发现规律。按年代时序,按地域分布,按物的门类等等,可视博物馆规模和主要目标观众的需要,来决定相应的展示设计形式。小型、专题性博物馆,多采用长期固定一种展示设计方法;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则采用一部分长期固定陈列,一部分灵活常变的展示设计处理手法。 三、历史、自然发展的回归性。历史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使人回顾人类文明历史的同时,产生超脱现实、跨越历史长河的人生回归的体验;自然博物馆的陈列,给人以逃离喧闹的人间,回归大自然怀抱的自由自在之心态;科技馆的展示设计,使人透过充满智慧的展品,仿佛看到人类科技文明的历史阶梯。 以上是深圳泰尔视控对“博物馆设计的原则”为大家的讲解,更多详细博物馆知识请咨询深圳泰尔视控客服。 (本文由泰尔视讯整理发布,泰尔视控专业数字化展厅设计公司为客户提供各种专业数字化展厅系统解决方案详情www....
发布时间:
2018
-
09
-
03
浏览次数:1253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都建起各类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而对于博物馆设计而言,一般动辄上百万或上千成万,因此,在博物馆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问题,这样才能更完美地展示产品。那么,常见博物馆设计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呢?这些细节方面又是如何保证呢?下面就由泰尔视小控为您具体分析。 一、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二、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三、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四、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五、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
发布时间:
2018
-
09
-
03
浏览次数:249
陈列馆设计发展特征与设计理念是什么?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纪念陈列馆在历史传承与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收集和记忆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道德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陈列馆设计发展特征与设计理念。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给陈列馆设计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纪念馆建设进入高潮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于革命传统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物资源 新中国成立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 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尤其重视中国近代史 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纪念馆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期 我国纪念馆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补充的发展态势。 二、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纪念馆职能发生显著变化 我国纪念馆与其他博物馆一样,从传统的 较为单纯的重视保藏和研究功能,逐步转向多方位,更加突出文化传播 宣传教育和休闲娱乐功能,社会角色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纪念馆与学校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显著增强,纪念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服务...
发布时间:
2018
-
09
-
03
浏览次数:1003